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债务约束等风险挑战,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惠民生、保安全,拼出了经济向好的大势头、办出了温暖民心的大实事、干出了安全稳定的大局面。预计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
(一)强基固本、延伸链条,现代农业稳产增效。稳粮固农更有成效。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6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5.5亿斤、实现“二十连丰”。超额完成省定大豆扩种任务41%,获批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稻虾共作”省级科技示范基地成功创建,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焕发生机、增产增效。畜水养殖扩群增量。引入新西兰肉牛600余头,靠山湖羊养殖基地二期项目投入使用,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达到23家,示范带动全县畜禽饲养量超过175万头只。增殖放流鲟鱼、草鱼等鱼苗189万尾,“绥滨江鲤”地标认证授权面积75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8180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创建认定,胚芽米和米糠油两条生产线完成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日益壮大。鹅产业链条加快延伸,发展万级规模种鹅养殖基地一处、十万级规模肉鹅养殖基地两处,升级改造绥滨大鹅小镇和两江牧业鹅雏孵化车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肉鹅),入选国家白鹅产业集群,“绥滨白鹅”获得“绿标”认证,成功亮相珠海、强势“出圈”,鹅产业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央媒宣传报道。“两藏”战略加快实施。深入实施“田长制”,新改建高标准农田近13万亩,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7.3万亩、耕地轮作7.9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与东北农业大学签订“校地共建”合作协议,建设农技推广示范基地5处、品种示范基地3处,展示新品种80余个,科技兴农步伐更加稳健。一年来,我们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持续扩大种养规模,加快延“链”建“园”抱团发展、串村成带,正在全力推动绥滨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二)壮大实体、培育新兴,产业动能不断集聚。项目建引稳步推进。积极赴省进厅对接沟通,争取中省项目16个,到位各类补助资金超25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9个,预计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挖掘招商线索30条,先后与山东日照蓝玺丝绸、海南双大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8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后劲。工业经济蓄势发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包联对接企业覆盖率达100%,通过“政商沙龙”等行动梳理解决企业难题100余件,中牧集团与金谷公司实现并购重组,龙门福地酒业、水发绿色能源达到规上工业企业晋升标准。“边陲能源新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贤煤田绥滨一井区取得采矿许可证,全县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450兆瓦。第三产业恢复向好。引入森炜国际贸易、鼎源面业等外贸企业4户,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960万元。举办了美食节、丰收节、直播电商节等系列活动,发放政府消费券500万元,新培育限上企业和大个体8家,绥滨农产品被中海油公司纳入内部采购目录,电商线上交易额实现2.5亿元,“人间烟火”点燃边城“夜经济”被多家央媒、省媒刊发报道。“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火热开展,冰雪汽车挑战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燃情冬季,元宵烟花秀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为边城之冬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开拓工业经济增长空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厚植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注重创新、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创业创新势头强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0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1个班次、3000人次,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21户。县域企业取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28项,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龙门福地酒业和桦建新能源两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农村改革纵深推进。成立2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全县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到1000家以上,绥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社。垦地融合深度广度不断延伸,垦地共建经验做法被黑龙江日报刊发推广。落实土地全程托管27.6万亩,新增地源收费超21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到28个。重点改革赋能增效。成立国有林草企业,栽植桑树500余亩,完成桑蚕养殖全流程试验,推出桑叶茶、蚕丝被等产品,探索了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新途径。成立绥兴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新改建两座300吨烘干塔,推进粮食监管信息化、智能化,粮食企业远程监控设施纳入全省“数字龙粮”系统平台管理,提升了粮食企业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升级改造政务外网,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广“全省事”APP,实现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无差别、同流程规范运行。深入推进“办好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和“证照分离”改革,创新实施“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精心推出工作日延时办、双休日错时办、节假日预约办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不断攀升。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在求新求变中破冰突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四)增强功能、补齐短板,城市形象更富内涵。安居工程加快推进。改造老旧小区14个、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00户以上。完成金鼎学府、双星华府、松江首府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福祥玉亭棚户区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困扰上千名群众多年的“忧居”难题正在加快解决。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国道丹阿公路同绥段完成施工图批复,省道绥普公路正在开展招标工作。新建停车场两处、临时停车场两处,面积超一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20.5公里、供水管网1.4公里,燃气入户率达90%以上,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撬动社会资本升级改造沿江公园,基础设施的改善、特色元素的丰富极大提升了市民游览体验。城市管理愈加规范。成立万嘉国有物业公司,7个物业弃管小区重新列管,全县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5%。栽植各类树木花卉10万余株,裸土覆绿面积5800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6%。环境卫生、市容管理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高效开展,餐饮油烟、小广告等一批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达到整改时序,国考断面松花江水质监测站达到“四通一平”标准,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全部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底色更加亮丽,天蓝、地绿、水清的壮美画卷正在绥滨大地徐徐展开!一年来,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既注重提升“颜值”,更注重涵养“气质”,城市发展的变化无处不在、景观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被授予2023黑龙江省城市品牌评价最具发展潜力品牌县提名奖。
(五)精准施策、多点发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发放脱贫小额信贷221户、1133万元,垫付“先诊疗、后付费”3594人次、1351万元,落实助学、参保资助、临时救助、脱贫户低保等资金1946万元,公益岗位、帮扶车间等增收渠道持续拓展,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3100人以上。“三保障一安全”成果持续巩固,50户104人监测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全县无一例返贫致贫现象发生。乡村产业带农增收。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中粮帮扶资金4420万元,实施乡村产业项目25个。敖来蔬菜、庆连干菜、康乐鲜食玉米等专业村初现规模,湖羊、改良和牛等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八大帮扶产业”助农增收,绿美公司联农带农新模式、半亩小菜园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农民日报刊发报道。和美乡村有序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1公里、危桥两座,新建晒场1.3万平方米,修建路边沟3万延长米,22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使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补植树木13万株,整改问题厕所507户,荣边村被确定为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黎明村、新建村分别获评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一年来,我们坚持巩固与拓展有效衔接,塑形与强骨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六)恪守初心、执政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近300人,新增就业2850人,失业再就业1976人,就业困难再就业410人。落实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800余万元,发放拥军优抚资金588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十七连增”,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十九连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资6300余万元,实施了第五幼儿园、绥滨镇第一幼儿园等项目,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大范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县中托管帮扶”“联盟结对”重要举措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首轮“县管校聘”改革,“互联网+教育”基本实现“三全两高”,第九中学小孔成像演示装置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职教中心获评全省首批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生涯规划指导”名师工作室,重点中学本科上线率达84.8%。医疗服务更加贴心。开工建设中医馆和疾控中心检验综合楼等项目,依托医联体邀请省级医院肿瘤、肠胃镜专家来绥开展医疗服务50余次,医保结算服务延伸到村,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质量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构建了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博物馆专题展览展出文物68件,龙门福地酒传统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绥滨北红玛瑙首饰斩获第四届冰城伴手礼大赛“银奖”。举办田径运动会、全民健身大会等文体活动110余场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全覆盖,绥滨运动健儿在省级赛事取得了2金6银3铜的优异成绩,在市运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一年来,我们积极克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压力,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保民生支出近两亿元以上、增幅超10%,年初承诺的17件民生实事高效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七)严守底线、筑牢防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风险防范扎实有效。规范了国有资产经营,强化了重点税源监管,压缩一般性支出10%,化解政府债务1.47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探索了挖潜增收新模式,国有土地流转经营、闲置国有资产盘活、江沙资源开发利用让地方财源建设持续增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两个行动”,贴近实战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900余条,全年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巡堤排险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坝”,强化措施严防森林火灾于“未燃”,防汛、森防实现“双零”目标。社会治理全面加强。“网格化+信访”模式实现区域内无死角、全包联,化解矛盾纠纷389起、信访积案16件,信访案件及时受理率达100%。建成执法办案中心和光明路派出所,“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人数超4万人,电动车、摩托车上牌数量位列全市第一,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综合下降26%,刑事、治安案件实现“双下降”,牢牢守住了社会稳定的底线。一年来,我们持续巩固社会稳定良好局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了“平安绥滨”的坚实屏障,实现了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统计、审计、外侨、档案、助残、科普、烟草、保险、通信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